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如何才能将其牢牢抓在手上?“我们立足部门职能,聚焦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现代服务业、粮食产业等领域,理清产业链条、主动靠前服务,集合全市各方力量抓招商。”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细看市发展改革委的招商路径,“产业链”是一以贯之的关键词,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碳纤维先进制造、粮食产业三个方向,全面梳理产业链重点环节,补齐、补好、补出新增长点。
近日,市发展改革委正在协调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美核电气(济南)股份有限公司,探讨在威海设立分公司相关情况。该项目自去年开始实施,建成后将为我市打造“综合智慧能源零碳示范城市”再加码。
这也是市发展改革委沿着产业链摸出来的项目。去年,市发展改革委拉出一张核电产业链清单,拆解细分为核能技术研究、核电装备制造、核电运维服务等200多个项目,全力推进核电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招商,目前已对接上百个企业。
随着产业链条理清,一个个新增长点频现。临港区碳纤维产业园形成了民用复材、航空航天等三个领域的项目布局;围绕无人船艇感知系统、控制系统等海工装备关键产业链节点,对接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引导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发展……沿链按图索骥,定向精准招引,不断催生产业“聚”变。
高位组织、要素保障、跟踪服务、联动推进,这些词语绘制成了市发展改革委的招商“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