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威海小街区规划研究

作者:威海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规划设计 浏览: 发表时间:2021-10-23 19:27:09

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宽马路、大街区”的建设模式对传统的街巷体系造成巨大冲击,从而引发的交通拥堵、社会隔离等问题接踵而至。近年来,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政策文件都在着力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威海视察,为威海量身谋划出一张发展蓝图  — “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威海明确指出城市发展的特色方向,2020年恰逢威海市老旧小区改造与精致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我院自发对威海的老城区开展专题研究,按照“小街区”的规划理念,将构成城市最小单元的街区,联动成片改造,以街区制模式,梳理支路毛细血管,打通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完善配套设施,打造服务齐全、宜居便利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以期形成一套可推广、可借鉴、系统性的“小街区”建设模式,更好的推动威海朝着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目标快速发展。

 

此次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提升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

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塑造城市特色

促进城市人情味、街坊感和街道活力的本质回归

传承历史文化和延续城市文脉

实现城市宜居宜业的目标追求

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具体案例分析

此次威海小街区规划研究课题选择了商业商务型小街区代表韩乐坊商业街和居住型小街区代表西涝台社区进行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韩乐坊商业街

通过现场调研与大数据分析韩乐坊商业街全天的人流分布情况与道路交通拥堵情况,对韩乐坊商业街存在的问题提出街区具体改造方向:

1.改善交通流线,规范停车,满足街区商业交通需求

2.提升韩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交融

3.完善整体立面形象,打造地标,促进街区发展       

韩乐坊现状人流分布情况


西涝台生活区

通过现场调研与大数据分析西涝台生活区的现状配套设施的分布情况,对西涝台生活区存在的问题提出街区具体改造方案:

1.优化交通系统网络,提升交通出行环境-以保障慢行路权为导向,划分街道使用类型

2.提升公服设施布局特色  针对性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3.提升生态特色  提升环境品质,充分利用空闲绿地打造休闲空间

 

总结技术标准

从两个具体案例中,总结小街区的规划改造提升方案,通过全面开展小街区的研究,形成一套可推广、可借鉴、系统性的“小街区框架体系”。

街区尺度

(1)街区单元尺度不宜大于200*200米,街区单元规模控制在50亩左右。

(2)以商业为主导功能的“小街区”尺度宜控制在0.8-1.5公顷,不宜超过2公顷。

路网交通

(1)道路网密度不宜低于8KM/k㎡。

(2)道路平面交叉口红线切角宜取值5~10米。

(3)次干路道路宽度宜不大于25米,其中人行道宽度不小于3米,机动车道宽度不宜小于3米。

空间形态

(1)小街区规制的地块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的总建筑密度基础上增加5%。

(2)采用分层退让的方式,对不同建筑高度分别采用不同的后退控制距离。

特色体系

(1)新建项目中对于保留的文保单位、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可不纳入容积率及密度计算指标。

(2)住宅用地兼容盛业服务业设施的比例提升至20%。

(3)社区商业服务业宜采用单独占地、商业集中等方式合理布局。

(4)宜15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就近配套社区综合体方式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



你的喜欢,就是我坚持写下去的能量器
好文推荐
已有2人推荐

 

        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站支持IPV6                                技术支持:创业网络服务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